還記得在97香港回歸之前,某些人為了防止貪汙做了一個電視廣告。畫面很簡單,就是一張桌子上放了一杯水,而演員從頭到尾都一直重複講兩個字的台詞「乾淨」,但會因著面前的杯子內的狀況,而有不同的口氣。一開始是一杯白水,他是很肯定的說:「乾淨!」之後在水中加入一點墨汁,他則帶著疑問的口吻說:「乾淨?」之後杯中又加入一些東西,他懷疑的口吻更重「乾淨???」;又加入更多雜質時,他則帶著一些無奈的口吻說:「乾淨?」最後一杯裡面有一堆雜物的黑水在他面前,他則肯定的說:「乾淨!」
我常常會想到這個廣告,我們是否會因習慣了環境,而忘了何謂真正的「乾淨」情況,也就是如儒家所說: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我們常與某些人在一起,不知不覺就被感染他的習性,遇到好人就會學好,遇到不好的習慣就會學壞,不知不覺中就忘了自己的本性。在某些層面是好的,我們和好的人學好的事情,但若一不注意,很可能也連那好人的壞習慣我們也學會了,卻不知道那是不好的。若有人指正我們的問題時,可能也會說某某人也是這樣做的啊!
最近因年終將近我們打掃辦公室,我擦門窗的玻璃,門上因為有風雨打入的污垢,並有為了防風而貼的膠帶痕跡,非常的髒。有時為了開門而碰到門上,都覺得弄髒了手,進辦公室後要先洗手再繼續工作,在我努力的擦完後,玻璃變得光亮。正巧有同辦公室的另一機構同工由外回來,他開門時不慎把指紋留在玻璃上,馬上形成明顯的痕跡。就馬上有人笑著說他:「哦!你把玻璃弄髒囉!」
「乾淨」是個絕對的狀態,物品是否乾淨我們是一目暸然。但兩者之間誰是乾淨的,則是個比較的狀態,按道理說,沒碰過特別髒東西的手,一般來說都算是乾淨的,它碰到骯髒的玻璃門,就覺得應該要洗手,但當玻璃門清洗乾淨後,那手突然就顯得不乾淨了。
「世人都有罪」這是一般人都不能接受的基督教教義,大家都會說我沒有犯罪啊,特別我沒有觸犯國家的法律,我沒有罪!我們會拿那些上社會新聞的罪犯來比一比,當然沒有罪,我們再與某些政治人物來比,他們那樣都沒被判有罪,我這樣怎麼可能算有罪呢?我們和一堆滾過煤碳中的人比較,看誰比較乾淨。
但我們若從絕對乾淨沒有犯罪的神面前來看自己,真的是沒有罪的嗎?從來都沒有犯過錯?沒有做過昧於良心的事?心中也沒想過不好的意念?聖經上說:「因為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。」那怎麼辦?手髒了可以用水洗淨、不然就再加清潔劑來洗,多洗幾次就會乾淨了,人犯罪該如何處理?還好,保羅寫的信不是到這句話就結束了,他後面還說:「如今卻蒙神的恩典,因基督耶穌的救贖,就白白地稱義。神設立耶穌做挽回祭,是憑著耶穌的血,藉著人的信,要顯明神的義;因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,好在今時顯明了他的義,使人知道祂自己為義,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。」
哇!原來只要相信耶穌,就可以藉著他為我們釘十字架所流的寶血,洗淨我們的罪,使我們也能成為義人。然後慢慢的改掉不好的習慣,向一個真正沒有犯過罪的耶穌學習一切言行,我們也能漸漸脫離不乾淨的一群了,並且也能慢慢的影響其他人,使他們也能不再和煤炭比乾淨了。
唉!只是擦個玻璃嘛!幹嘛搞的那麼嚴肅?我也不知道,只是有感而發罷了!